优势视角下支教优化路径探究

摘    要:大学生支教服务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且对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大学生支教服务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支教效果不佳及资源浪费等问题。结合高校大学生支教的实践,探索高校支教团队的支教现状及在支教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优势视角理论对问题进行归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优势视角;支教;


0 引言

支教,即支援教育,它是由受过高等教育的志愿者支援落后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活动,大学生支教则是指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学生进行的支教服务活动,主体为高校的大学生。大学生支教作为志愿服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在传承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的同时,也缓解了地区间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问题,为乡村振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后备人才。


现有文献对大学生支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支教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大学生支教的长效机制构建、大学生支教的模式探究等方面,为大学生支教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但是鲜有从社会工作服务的视角出发去探究大学生支教的优化路径。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助人的服务,其本质就是为了帮助社会贫弱群体解决问题、提升能力,基于此本文从社会工作学领域中的优势视角理论出发,结合高校自身的专业性,针对大学生支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探讨在优势视角理论指导下,高校支教团队如何发掘受教儿童的优势,提升其抗逆力的优化路径。


1 高校大学生支教的现状与问题

大学生支教活动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研究生支教团、暑期“三下乡”实践平台的支教活动、高校团委组织的支教活动以及社团、个人发起的支教活动,目前,各高校大学生主要是通过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三区三州”帮扶行动及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方式来参与支教服务的,经过长期的探索,各高校已形成一整套包括招募遴选、组织培训、日常评估的实施和管理机制。当前高校大学生支教已取得大量丰硕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亟待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1.1 高校大学生支教的现状

1.1.1 高校大学生支教的遴选

高校大学生支教的遴选程序包括招募宣讲、个人申请、资格审核、总评成绩核算、确定最终名单、信息公开六个步骤。各地高校根据共青团中央、全国项目办的要求,在大学生支教的招募遴选过程中秉持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提前公布招募名额、申请条件和选拔程序,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申请人必须具备奉献的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政治面貌须为中共党员或团组织推优的入党积极分子,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优异,有志愿服务经历的优先录取。申请人在提出申请后须进行体检、体能测试、心理测试、笔试和集中考核面试,各校团委按照总评成绩由高到低确定招募人员名单并公示。


1.1.2 高校大学生支教的培训

高校大学生支教的培训可以要分为理想信念教育培训、教学实践培训、生活技能培训等。其中理想信念教育培训从国家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及改革开放新时期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范入手,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让支教学生认识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激励其努力实现个人价值;教学实践培训通过开展座谈交流会,从教学方法、沟通技巧、教案设计等方面着手,向支教大学生传授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支教大学生在教学实践方面的能力素质;生活技能培训主要针对刀具使用规范、食材加工方法、烹饪烹调技巧开展系统教学,为支教成员更好地适应支教地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1.3 高校大学生支教的实践

高校支教大学生由于具备了学生和人民教师的双重身份,其在实际支教过程中会将所属校园元素融入支教地建设的方方面面。支教成员除了参与日常的教学工作,还担任了学校安全教育课的老师,以安全知识讲座、禁毒宣传讲座的形式补充安全教育的相关知识,增强师生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支教成员还创办了学校国旗班,负责国旗班的训练与教学,定期举行队列会操,并且把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个人品德修养教育穿插在其中,在提升孩子们的队列素质的同时,激发他们对祖国母亲的敬爱之情。


1.2 高校大学生支教面临的主要问题

1.2.1 支教主体层面

高校大学生支教团队的岗前培训方式多以课堂观摩和经验交流为主,能够在岗前进行教学实操的机会较少。支教团队岗前试讲次数较少,教学经验不足,上岗后对学生的组织和控制能力不强,教学效果也将无法保证。高校大学生支教团队一般以接力的方式开展支教服务,因此经验的交流和传承在支教培训过程中尤为重要。但是现实中支教的经验传授仅限于每一届的经验交流会,所能传递的信息较少,新一届支教团队缺乏对支教地实际情况的了解,在到达支教地后团队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去适应磨合。


1.2.2 支教客体层面

在实际支教过程中,支教团队难以保证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受教学生在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有所差异,再加上不能熟练使用普通话,不好意思与支教老师交流,这些因素会打击到他们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逃避的情绪。除了因学习困难导致的厌学以外,还有因教育观念问题产生的厌学。原生家庭滞后的教育观念会削弱受教儿童对教育的投入,容易产生学习无用的抵触情绪。另外相较于父母陪伴在身边的儿童而言,有留守经历的农村儿童更易产生自卑感、社交焦虑、自尊心低甚至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隐患,这些负面情绪又加剧了留守儿童的负面行为。


1.2.3 支教地学校层面

高校派遣的部分支教成员与支教学校的实际需求不符,一些高校学生未持有支教学校要求的相关学科教师资格,只能去承担非对口专业的教学任务或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另外存在支教地学校未按照支教成员的意愿去安排教学岗位的情况,部分支教成员的任教科目与自身的专业不相匹配,支教成员需要较长时间来适应这种转变,对支教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高校支教团队为了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会随时发放小礼物,这种正强化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但是在支教地的其他老师接手教学工作后,将会影响其正常教学,对学校的教学秩序造成冲击。


2 优势视角理论与高校大学生支教的契合性分析

优势视角是一种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工作福利学院Charles Rapp教授为了达成预定方案目标,搁置已有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重新思考可行的策略和方法,由此提出了“优势视角”。


2.1 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强调个人的优势和内在力量,它是以利用和开发人的潜能为出发点,协助其从挫折和不幸的逆境中挣脱出来,最终达成其目标、实现其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相较于聚焦于服务对象不足与缺陷的问题视角而言,优势视角理论更关注服务对象在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而非其问题和缺陷,其基本理念包括优势、抗逆力、赋权三方面,该理论着重关注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团体具备的优势和资源,着重强调服务对象正向改变的可能性。


2.2 优势视角理论与高校大学生支教的契合性分析

2.2.1 优势与支教服务

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都具备优势,都有学习、成长和改变的潜能,这是贯穿于优势视角理论的一项基本原则。高校支教团队的支教过程同时也是其不断发掘受教学生自身优势和资源的过程。支教团队在与每个学生交流时,将清晰地了解每个人的渴望与梦想,发掘每个儿童的天赋、才能,启发他们在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后能够为此付诸行动,努力达成目标。支教团队在对学生进行家访时,除了了解受教学生的家庭状况,还可以发掘和拓展受教儿童本身已经具备的非正式支持资源,即拓展父母、亲戚、朋辈、邻里、学校等主体所能够提供的潜在资源,促进这些主体成员发挥更大的支持功能。


2.2.2 抗逆力与支教服务

抗逆力即个人在面对逆境时的抗压和适应能力,它可以看作是个人的一种优势和资源,也能够看作是一个过程,即通过后天学习来获得,并通过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不断增强的过程。抗逆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个体对其生活经历的解读,正向的解读能调动个体的主动性去适应不利的环境所带来的影响。高校大学生支教团队可通过两种方式来培育和提升受教儿童的抗逆力水平:协助受教儿童建立对逆境的正向认知;改善受教儿童的周围环境。支教成员通过培育学生的效能感、归属感、乐观感来增强学生对逆境和挫折的正向认知,提升其抗逆力。抗逆力的培育还需要周围环境的支持,高校支教团队可以通过引导受教儿童链接社会网络,对受教儿童周围资源进行针对性地开发和利用,使其战胜失败和挫折。


2.2.3 赋权与支教服务

赋权强调社会工作者要通过对话与合作帮助个人、家庭、团体和社区等群体成员提高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的能力,挖掘与激发他们的潜能,提升他们的主体性,从而达成改善服务对象自身状况的目的。高校的支教团队与受教学生既是师生关系,又是平等的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协作关系增进了双方的信任与理解,受教学生在双方的互动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相应的知识,更是在身体、智力、品德等方面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从赋权增能到自主自决,高校支教团队为受教儿童提供的不仅仅是关爱和支持,同时还利用各种资源为他们提供社会参与的机会。从学校社团活动到社会服务、社会实践,这些活动的参与让受教儿童相信自己有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了被助者向帮助者的转变。


3 优势视角下高校大学生支教优化路径

优势视角理论强调服务对象的内在优势和资源,依据优势视角理论,高校支教团队应立足于受教学生的优势,构建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本文结合高校支教的现状和问题,借鉴优势视角理论,从支教主体、支教客体、支教学校的角度提出以下三条对策:


3.1 重视支教培训工作,提升高校支教团队的支教能力

3.1.1 加强支教主体的技能培训

参与支教的高校大学生不仅要丰富相应学科的知识储备,更需要提升教学实践能力。针对高校支教团队岗前教学实践缺乏的问题,各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支教培训体系。支教团队的培训内容应当增设社会工作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培训,邀请相关专业的老师为支教团队教授方法和技巧,探讨如何将优势视角理论融入高校大学生支教过程当中,还可以通过团队破冰、沙盘疗法等心理行为的训练,培育支教团队协作能力。为了使支教活动发挥更好地效果,不仅要在岗前聘请有经验的支教老师授课,还要加强学生课堂试讲的训练,既要增加试讲时长,又要考核试讲的质量。


3.1.2 重视支教经验的总结和传递

高校支教团队在支教过程中实行定期轮换的制度,支教团队以接力的方式一批批地奔赴偏远地区,在这种模式下支教团队内部的传承与反思尤为重要。在新一届支教团队上岗之前,老一辈支教团队可以利用假期的间隙多与他们交流,总结支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讲故事、说心路、解疑惑,为下一届支教团队明确目标,传承各高校支教团队的精神风貌。每一届支教团队都应定期反思所获所得,撰写支教日记。支教团队每月应定期组织成员召开例会,进行团体反思,支教成员依次发言,并将发言内容编入会议记录。在支教结束后将全年的个人反思与团体反思整理成电子文档,作为下一届支教团队的参考。


3.2 开发和整合支教客体的优势和资源,提升受教儿童的抗逆力

3.2.1 受教儿童内在资源的开发

支教团队在开发受教儿童的内在资源时,首先要与他们进行真诚的沟通,聆听他们的声音,使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通过这样的良性互动来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在信任基础上,支教团队可以进行“挫折教育”,即帮助受教儿童辩证地看待挫折和失败,引导受教儿童对失败和挫折进行归因;在受教儿童对失败有了正确的认知和归因后,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并针对每个人的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帮助。成功的互动和“挫折教育”能够提升受教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归属感和乐观感,进而提升其抗逆力。


3.2.2 受教儿童外在资源的开发

支教团队在发掘受教儿童的外在资源时,需要协助他们建构和整合由家庭、学校、伙伴、邻里等组成的社会支持网络。支教团队可联合学校、家庭、邻里等力量,完善对受教儿童的代理监护制度,健全社会支持网络。通过参与社会支持网络,受教儿童将与环境逐渐建立正面的连接,习得社交和生活技能,并从周围环境中感受到关爱、支持和期望,更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支教团队能够为受教儿童提供陪伴式服务,创造机会让受教儿童与父母多些相处的时间,使他们感受到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支教团队还可以举办才艺表演、队列会操等活动来丰富受教儿童的课余生活,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增强其社交能力、竞争意识。


3.3 打造支教三方协同共治新模式,加强三方的对话与合作

3.3.1 高校支教团队与支教地学校的协作

支教初期,支教团队对支教的地区缺乏了解,因此要积极地与支教地学校沟通交流,建立信任才能开展后续的合作。支教团队在了解支教学校的情况后需要及时调整支教的计划和方案。支教地学校也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配合支教团队的支教工作,为支教团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相应的指导。双方只有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才能把支教的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3.3.2 高校支教团队与受教学生的协作

高校的支教团队应该充分相信并尊重受教学生的选择,在陪同他们实现自身的目标过程中,发掘受教学生周围的优势和资源,构建由受教学生的父母、伙伴、邻里组成的社会支持网络,引导、启发受教儿童运用社会支持网络作出自主的选择;受教学生可以在与支教团队的互动中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获得情感的支持与鼓励。支教团队在调动受教儿童积极性的时候,相较于物质激励更应该选择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这样不仅能保证激励效果的长期性,而且能实现受教儿童由被助向自助的转变。


3.3.3 支教地学校与受教学生的协作

支教地学校可以把学校管理、课堂监督、垃圾分类等有关项目交给受教学生,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社交技能,提高其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参与主体意识和社会认同感;受教学生可以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把自身对教学方式、学校管理的意见反馈给学校。支教地学校应认真对待每个学生的建议,为学生提供更多活动参与的机会,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徐梦艳.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现状及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0:4-5.

[2] 王瑞.大学生支教的问题与对策[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37-62.

[3] 张骞文.研究生支教团长效工作机制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4):64-65.

[4] 刘雨涵.“互联网+支教”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研究[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21:6-18.

在线客服